火狐直播app官方网址

1975年出生女职工在2025年“按点退”和“提前退”

发布时间:2025-03-21 11:45:56 | 作者: 火狐直播app官方网址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保障全国近1.42亿企业和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经济基础的政策背景下,围绕退休和养老而展开的话题及相关讨论无疑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通常来讲,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其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且越有助于达成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的目标;反之,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其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退而不休恐将成为新的难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一再呼吁并鼓励广大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人员尽可能的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来努力提高其退休之后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进而更好的保障晚年生活和助力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的目标。

  按照政策规定,企业和事业单位参保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前提是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自退休手续完成办理的次月起开始计发,一直到逝世当月为止。而若想正常办理退休手续,企事业职工需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且同时达到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

  现阶段,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实现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变,即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共同实行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了参保缴费方式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统一。

  《社会保险法》规定,企事业企业必须依法、依规为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按时且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与此同时,职工本人也常常要以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薪资收入作为本年度的缴费工资基数与企业一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并且只有合乎条件才能退休。

  除病退、离休、退职等其它特殊情形之外,以正常退休为基准,判定企业和事业单位参保职工是不是满足退休条件的第一大前提便是“法定退休年龄”,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则养老无从谈起。

  据悉,在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我国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50周岁。不过,依照国家的最新政策要求,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已经启动。

  参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已同步启动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改革,将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由55/50周岁逐步延迟到58/55周岁。

  也就是说,在2025年1月1日及之后退休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男、女参保职工,其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是60/55/50周岁,而是“60/55/50周岁+延迟月数”。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自2040年1月1日起,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3周岁,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58/55周岁。

  除年满法定退休年龄之外,企业和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若想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还一定要达到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自2030年1月1日起采取每年提高6个月的方式,由现阶段的15年慢慢地提高到20年。也就是说,对于最低缴费年限的调整国家设定了5年缓冲期,在2029年12月31日及之前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

  在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改革方案落地执行的同时,由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下发的《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也已经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所谓“弹性退休制度”,简单来讲即自2025年1月1日起,以自愿和弹性为原则,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是“刚性节点”,而是以新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可提前或延迟的弹性区间。

  根据《办法》规定,职工如若自愿选择往前弹——弹性提前退休,则需同时满足3个条件:

  ①达到职工本人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②提前时间距离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即“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月数”不超过3年;

  ③弹性提前的退休年龄不能低于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也是根据《办法》规定,职工如若选择往后弹——弹性延迟退休,则需同时满足3个条件:

  ①与所在的工作单位协商一致,若工作单位不同意,则大概率无法弹性延迟退休;

  ②延迟时间距离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即“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月数”不超过3年;

  ③职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的,应该达到本人新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1975年出生女职工,在2025年“按点退”和“提前退”,基本养老金相差多少?

  那么问题来了,1975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在弹性退休制度下,若在2025年分别选择“按点退”或者“提前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水平将相差多少钱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1975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其在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改革实施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参考《原法定退休年龄五十周岁的女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我们大家可以看出,1975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其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1个月~50岁6个月;退休时间为2025年2月~2026年6月。

  ①按点退:所谓“按点退”,即达到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以新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办理退休手续,并自退休手续完成办理的次月起按月领基本养老金。

  ②提前退:所谓“提前退”,即以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在满足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不过对于1975年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而言,由于其法定退休年龄只延迟了1~6个月,所以按照政策要求提前时间也为1~6个月。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无论是法定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改革还是弹性退休制度的落地实施,均并没有改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就是说,对于不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职工来讲,其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仍是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薪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职工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

  将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数值相加,便能得出退休职工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

  以1975年6月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为例,改革之后,其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3个月,对应按点退休的时间为2025年9月。另外,根据上文提到的内容,若该女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至2025年6月即50周岁退休,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仍为15年。

  假设该女职工所处省份2024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薪资水平为8400元,即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分别为25200元/月和5040元/月。若该女职工平均缴费指数为0.8且从始至终保持不变,那么“按点退”和“提前退”相比,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存储额便增加8400×0.8×8%×3=1612.8元(忽略个人账户计息因素)。

  然后,将上述这几组数据套入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公式,便可以分别得出:

  由此我们大家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示例当中该女职工若分别选择“按点退”和“提前退”,那么每个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为18.9+8.5=27.4元。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此数据仅仅作为一项参考,在真实的生活当中不同的参保职工由于退休年龄、缴费基数以及累计缴费年限的不同,往往又会导致其选择“按点退”和“提前退”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差不同。

  总而言之,在弹性退休制度下,无论是男职工还是女职工,对其自身而言,虽然选择往前弹——弹性提前退休并不会导致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大打折扣,但是与按照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相比却略微偏低。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呼吁广大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在多缴和长缴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尽可能的选择弹性延迟退休,进而在提升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水平的同时能够越来越好的保障晚年生活,且在后续的调整过程中也会更加受益。